從國際經驗看中國的建筑垃圾處理模式
從國際經驗看中國的建筑垃圾處理模式
在世界范圍內,建筑垃圾是城市垃圾的主要來源之一。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存在大量在建工程,大批老舊建筑物被爆破處理,由此產生的大量的建筑垃圾得不到妥善處理,已成為制約城市環境優化的嚴重問題。
目前對建筑垃圾的處理問題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現在的主要處理方式為露天擱置和填埋,處理方式單一、監管不嚴格,形成嚴重的污染問題并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同時,建設單位對解決建筑垃圾問題持消極態度,不愿承擔建筑垃圾的回收處理工作,這使得建筑業垃圾處理成為一個難題。
針對建筑業垃圾的處理,國內外學者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Gungor和Gupta(1999)發表了一篇綜述,提出了“基于環境保護理念的制造業廢物回收利用”(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 Recovery)的若干要點。自此,學者在研究經濟性和技術性的同時,對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也逐漸成熟。從建筑領域的角度,Teo和Loosemore(2001)認為,建筑業本身固有的習慣和特點導致其不愿為減少建筑垃圾而對進行過多改變;從管理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角度,Treloar等(2003)提出了建筑垃圾信息收集模型,包括垃圾流向和垃圾管理地圖;Poon等(2004)對建筑垃圾的產量和來源進行了分析和評價,并研究了施工現場垃圾的分類方法和技術;Em-manuel(2004)研究了建筑領域材料的重復利用和循環模式;Be-gum(2007)研究了影響承包商提高垃圾處理管理意愿的影響因素及其取值。中國對建筑業垃圾的研究和處理普遍重視程度不足,在城市化發展迅速的狀況下,中國面臨的建筑垃圾問題十分嚴重。唐沛(2007)等討論了中國建筑垃圾的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中國在今后10年內每年的建筑垃圾總量,提出建筑垃圾處理的趨勢---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冷發光等(2008)從政策法規和工藝技術兩方面綜述了國內外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現狀并分析其發展趨勢,闡明了中國推行建筑垃圾資源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受到法律、政策、管理、技術研究、標準化、源頭控制、產業培育等多方面限制,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建筑垃圾分類處理的進程還比較緩慢。正如Subramoniam(2009)所述,現今對于廢棄產品回收再造的戰略主要還是一種“被動模式”(Push),而不是與后期維修市場和原生產系統緊密結合的“主動模式”(Pull)。
因此,本文從建筑垃圾自身的固有特點入手,借鑒供應鏈中逆向物流的模式以及合作的理念,建立建筑業逆向物流模型,對建筑業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使之盡可能多地重新進入建筑材料市場。
一、建筑垃圾國外處理方式及對中國的啟示
中國城市化進程較晚,且有發展速度快、新建建筑多等特點。在建筑垃圾處理上,我們可從世界其他國家的處理經驗中汲取一些經驗,建筑垃圾回收率高的國家有以下幾點可借鑒之處:
一是建筑垃圾回收率高的國家普遍重視立法,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較高,立法起步早且全面細致;同時強化執行,對垃圾處理違規行為處罰力度較大。中國針對建筑垃圾的管理立法始于20世紀90年代,起步較晚,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不夠完善,同時懲罰力度小,監管也不夠嚴格,僅以環保資金投入來解決建筑垃圾問題,導致政府資金投入大,但管理水平與經濟投入不匹配。
二是建筑垃圾回收率高的國家對建筑垃圾分類細致,從來源、材料類型、是否含有有害物質、回收經濟性等多個方面進行詳細歸類,并針對不同分類進行不同的處置,因而建筑垃圾的回收率高,資源得以有效重復利用。中國建筑企業對建筑垃圾分類處理的重視程度不足,不僅不利于資源的再生,限制建筑行業發展,而且容易污染環境,也給城市環境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局限性。
三是建筑垃圾回收率高的國家積極研發和推廣垃圾處理的先進技術,且垃圾受納加工廠形成規模,形成了完善的建筑資源再循環產業鏈,處理成本降低。中國建筑垃圾處理技術較為落后,雖然中國每個城市都設有建筑垃圾受納廠,但普遍缺乏管理。建設單位合作意識較差,不愿參與建筑垃圾循環,政府投入集中于污染后處理,而非投資于循環系統,使得建筑垃圾加工廠運營成本過高。全國的建筑垃圾加工廠共有十家左右,且均處于經濟困境之中。
二、基于逆向物流管理模式的建筑垃圾處理方式設計
逆向物流是為了實現重新獲取價值并妥善處置物資的目的,而進行規劃、實施并控制的從消費點到供應起始點的物料、在制品庫存、成品和相關信息的高效與低成本的物流活動。逆向物流的概念源于供應鏈管理,使傳統意義上的直線供應鏈延伸成一個閉合的環路,從而減少材料作為垃圾流出生產制造系統的情況,促進資源回收利用,是一種綜合考慮環境、企業成本與提高利潤的競爭戰略。這與中國建筑業資源匱乏、建筑垃圾排放量大的特點相適應,因此可以在中國建筑業供應鏈中采用逆向物流的模式。
現擬定某一項目,需首先爆破移除舊建筑物,然后原地建設新建筑,之后進行裝修、維護和修繕。
在此系統中,建筑垃圾的處理和循環可以使參與方整體達到效率和資源的最優化。本模型中主要涉及四個行為主體,分別為政府、承包商/業主、材料供應商和建筑垃圾受納加工廠。建筑垃圾規范處理,首先有利于社會環境的改善,同時增加社會可用資源,這對政府有利;地方性建筑垃圾受納加工廠由政府提供補助,同時回購建筑垃圾進行再生產獲利;材料供應商可以從本地建筑垃圾受納加工廠獲得成本相對較低的產品;建設單位可以減少垃圾處理費用,并獲得價格相對較低的材料。
需嚴格建筑垃圾分類,對各類建筑垃圾分別處理。有毒害作用的建筑垃圾應由受納加工廠回收并處理,處理后方可遺棄。應鼓勵可回收垃圾的回購和再加工,并使用財政補貼,使其在經濟上有利可循。對于回收不經濟的建筑垃圾,如運輸成本較高的碎石、泥土以及難以分離的混凝土,鼓勵承包商對其進行再利用。
一般來講,阻礙建筑垃圾回收的主要問題是政策法規不健全、執行不嚴格,使得隨意堆放棄置的成本較低,因而建設單位缺乏積極性。此外,建筑垃圾的再加工技術不成熟,使得回收利用成本過高,也阻礙建筑垃圾的有效處理。因此,首先要健全立法,嚴格執行。其次要鼓勵建筑垃圾受納加工廠的開辦和運營,由建筑垃圾受納加工廠負責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加工。最后,政府可將建筑垃圾后期處理的投入轉變成為對建筑垃圾受納加工廠的扶持和投資,加大對建筑垃圾受納加工廠在政策上和財政上的補貼,積極開發回收處理技術,保證其運營和收益,由建筑垃圾受納加工廠對建筑垃圾進行主動收集和處理。
三、結論及展望
本文在分析發達國家的建筑垃圾處理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建筑垃圾的現狀,建立了基于合作關系的建筑業逆向物流模型。建筑垃圾的有效回收和處理,有利于解決中國建筑資源一邊短缺、一邊浪費的問題,有利于提高建筑企業的建設技術和社會責任感,有利于中國城市環境的優化。
然而,針對中國建筑業的現狀和特點,建筑垃圾處理的完善和優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首先,中國尚需較長的一段時間完善建筑垃圾的處理制度,同時建筑企業也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其次,中國處理手段不夠成熟、技術不夠先進,因此需要加強管理,開發并使用先進的處理技術和設備。最后,中國建筑業若要完善建筑垃圾處理,還應關注與建設單位利益的契合點,盡管該處理模型在長期能夠增加整體效益,但在短期內會增加建設單位的成本,因此,應采取措施提高中國建筑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資源意識,使中國建筑環境能夠盡快有效優化。
返回首頁
【制砂機廠家】尾礦制砂,節材環保
2019-07-31
碎石機運行或檢修設備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02
破碎機械各個領域的使用狀況
2019-05-10
碎石生產線的配置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3-06-10
員工分享的鐵礦生產線抖音視頻
2020-04-07
遼寧時產600噸鐵礦石生產線設備第2次發貨,附視頻
2019-12-05
嚙角對顎式破碎機的影響及改進分析
2019-05-12
砂價格上漲,機制砂生產線必須加大力度!實用全面的規范化設計來了,快收藏起來!
2019-08-25
我國限制7類金礦選礦開采項目
2019-05-10
制砂機的優點及操作注意事項
2021-08-11
砂石生產線布袋除塵器技術方案
2020-03-24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破碎機型號有哪些?
2019-05-10
破碎機廠家為你講述破碎機械的使用原理及注意
2019-05-12
【破碎機】圓錐式破碎機粗破破碎礦石規格?圓錐粗破價格
2019-08-30
砂石骨料生產線料倉設計不當、粉塵過大等7類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9-07-16
破碎機設備更新換代,撒馬爾罕州恰爾米坦的金礦擴投1億多美元
2019-07-17
如何延長顎式破碎機顎板的使用壽命
2023-04-12
時產300-500立方砂石生產線工藝流程及配置方案
2020-05-04
簡擺顎式破碎機能耗測定方法
2019-05-10
恒源精心守護,安全準時發貨
2024-04-30